查看: 1279|回复: 1

通感——微说微诗【5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7 08: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感——微说微诗【56】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白天,聆听花园红与绿的演奏
夜晚,品尝村河潺潺味道
感觉,联起手来舞蹈


【微说】

通感,就是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按着语境的需要,使其中的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去。这样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建构的语境更加别致、新颖、活泼。遂使读者,能够获得意外的美感。

据说,通感修辞格是钱钟书先生于1962年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他在举了一些例子后说,这就是“通感现象”。虽然,这种积极修辞方法出现得很早。
我国诗经中已经出现了比喻式的通感。例如:《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以山风,喻人怒,是以自然现象喻人情绪的变化,是通感之喻。其后,据说外国的《荷马史诗》中,也出现了通感的句子。

至于到了唐宋,通感的名句,也比比皆是了。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自由体新诗中也有很多,就不举例子了。还是举个微诗中的例子吧——

秦腔
文/ 纸墨情缘

从兵马俑的深坑腾空
席卷八百里风沙
把原生态的绿  蔓延开来

——从标题看,那是听觉的事情,可是诗文本的表达,全都是视觉的了!

2018-5-27于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