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4|回复: 0

浅谈[百年新诗]的阅读 /卢兆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22: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百年新诗]的阅读 /卢兆玉


中国新诗百年了,这好像是一个不小的岁数。其实放在诗断代的历史里,这还是个童年。
《诗经》前后约五百年,后人只辑下了三百零五首,还有五篇缺词。
战国时代至汉初的二百多年间,也就是一部《楚辞》,两个诗人:屈原、宋玉。
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及至盛唐李白、杜甫的出现,才抵达了中国诗的巅峰。顺流而下五代十六国、宋、元、明、清、民国至新诗的出现、发生,前后三千年多年的时间,新诗才占了一百年,这还不是童年么?
因此,我们阅读新诗,尤其是前六十年的诗,一定要历史性的阅读,而不是以今天的眼光,看待这一百年全部的诗作。
这期间有代表性,有穿越,有不可再生的童年,有成年永远的回忆。估且,今天的我们已经翩翩少年了,但肯定还没有到续集《诗经》、《楚辞》,出现新李白、杜甫的时代。新诗肯定还在跋涉的途中,离巅峰还很遥远。
我们的新诗,还滞留在形式与内容的纠结之中,存在全面的肯定或者否定的争议。新诗人们的尝试从《尝试集》以来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西诗的移植也在汉语言诗的大门外止步,你看到他,但总觉得他难以登堂入室。
万全的形式,其实比任何断代都更加形式主义。
几乎没有什么内容,不可以在新诗中得到表现。大到标语、口号,小到唧唧吱吱。
我们的新诗,就是一个人人可得的创造。
有创造就有失败,因为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那就有百分之九十九失败的可能。作为读者是阅读百分百呢?还是只选择百分之一。
其实,即使我们阅读古典,也只是它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就不要说在全世界的诗海里去作阅读的考量了。
读者可以只阅读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诗人要有对诗百分百的了解和感悟。这就是诗人和读者在诗歌认识上的区别。
诗人不读诗,那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选择[百年新诗]是从它的发生开始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当代台湾诗萃》……诗人的诗集、报刊、主要的诗歌杂志,还有网络已现的诗藏,是这个[百年新诗]纵、横的坐标。
百年新诗的童年,主要还是语言和形式的童年,至于内容那是划时代意义的。但内容与形式的无缝对接,才是诗成熟的标志。
我们从头至尾的翻阅一下这[百年新诗]的形式,它们是多么的似曾相识啊!
但所有的成人都是从童年长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我们的这个童年呢?
似乎由于匆忙的植入,时代的内容在切割中并没有在新诗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当然,不完美不等于一无是处,不等于没有美的存在。我们收录于这部[百年新诗]里的诗,就是新诗百年各种“美”的拾缀。
百年新诗,总的说来是以表意为先的。内容决定一切。回顾百年,这个百年又何尝不是包含着战乱、内乱且剧烈搏斗的百年呢?商战也是战,诗人真的能独善其身么?但童年对于内容的认知始终是有限的。我们要在这有限之中,展望新诗成年之后的未来。
中国新诗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在新诗的创作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后来者,能呈现出系统的全面的“人生和诗”的对接而不只是抽象的概念、零碎的表达。


                           2018-1-23于大诗界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