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9|回复: 1

母亲的真情走进灵感-滕沣《我和儿子淘淘》阅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6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的真情走进灵感-滕沣《我和儿子淘淘》阅评
文/  山城子

昨夜,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诵会,在青年文化人我思故我在的米垛吧里举行。参差有致的竹筒灯下,几位诗人开始朗诵各自的新作。在场的唯一女诗人滕沣,灵感突至,当场写出了一首《我和儿子淘淘》。因为她家就在附近,外婆带着两岁半的淘淘就在现场楼上楼下玩,孩子还时不时地到母亲的身边亲昵。灵感如何不来呢?就来了——

我和儿子淘淘
文/ 滕沣

他是我的孩子
是他父亲的孩子
是大地的孩子
是水和泥土的孩子
是树和鲜花的孩子
是太阳的孩子
是月亮和星辰的孩子
是风和雨的孩子

可是我很多时候并不这么想
我是母亲,是他的女王
他是我的孩子,必须听我的
我给他订了很多的规则
不准这样,也不准那样
自以为是的呵斥与暴力

他也扬起了小手
打在我的脸上,手上,
也打在树叶、水面和时光上
他用撅起的小嘴,眼泪和哭声
来反抗,来成长

很多时候,他皱着眉头
用一个温暖的吻跟我和解
这时,我孱弱的心瑟瑟发抖
这个小巨人
钢铁一样的筋骨
石头一样的固执
而我,只是一个自私羸弱的母亲
哪里能读懂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
2016-10-25


灵感一来,诗人即刻以“是”的多重复沓,形成了第一节的递进式长排比。这排比里渗透的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无私在于孩子不仅是他们夫妇的,也是祖国的(大地、太阳……)也是属于孩子自己的(风和雨)。这让我欣喜地看到中国人将孩子看做私人财产的陈腐观念,正被新时代的知识青年的新观念所冲破。正是这新的观念,让做母亲的诗人滕沣做了“呵斥与暴力”的反省。这第二节与第一节的的承递,来得非常紧凑。第三节的转折是为反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孩子在
“反抗”中“成长”呢!第四节是合在对孩子的崭新的认识上——“朝气蓬勃的生命”。
都说母亲的爱是伟大的,但我想,这伟大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滕沣作为年轻的母亲,她在这首诗里所展现的母爱,是嫩绿色的,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的母爱——这使母爱升华得更其伟大了。

任何好的诗歌,都必然地,有其内在的起、承、转、合的过程。这个我在上述的分析中已经明确地带出来了。而好的诗歌,不仅要有好的情(感)思(想),还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这首诗的语言,基本采用了传统的近似白描的手法行文,但由于处理以连续的复沓、递进、排比、多处的排偶、多处的比喻等传统的积极修辞,遂使诗性增强。而“也打在树叶、水面和时光上”这样嵌有新的词类活用的句子,要多一些,就更其好了。

2016/10/26
于观山湖

发表于 2016-10-26 15: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首诗,同样喜欢城子老师的评。

无认是诗人,还是评论家,质朴、诚恳都是做人作诗评论的根本。如果诗人有海阔天空的权利——且作为一种艺术的使命所赋予给诗人的专有,那么评论家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诗人的写作是一种创造,而评论家的工作是理论研习——他的研究对象就是诗人的创作,他要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它,要实事求是的解析它,要坚持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原则——不能把不属于它的强加给它,不能在原有的作品上再去搞什么创造性的开拓——如果这样就本末倒置了,你就根本没有资格去做评论家了。而现在这样的“评论家”无论在网络还是纸媒是多了去了,甚至彼此助成很不好的评论文风。这也是当下整个诗坛的陋习之一。

我们多读好诗歌,多读城子老师这样的实事求是的好评论。对提升审美、搞高创作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对认识诗、认识诗人、认识批评之本位都是大有裨益的良方妙剂。回想一下百年新诗史,主观的评论家确实是多次的危害了诗的不分青红皂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