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9|回复: 10

写给《大诗界 2016 中国好诗歌 诗会》与会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9 22: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给《大诗界 2016 中国好诗歌 诗会》与会者

              观云忘我


你说了。是的。
这个世界,就什么都不缺。
但如果你不说呢?
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频道。

然后,你不仅说了,
而且说得多么好——
所有的耳朵都集中起来,
眼睛闭起来——听你的说。


2016-8-9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23: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个分行,也让我联想到诗人的创作其实也是人类群体行为中的一个参与程序。多一个不多,但少一个肯定就少了。因此我们对待诗人的写作,首先是致敬的,因为他参与到群体中来,以文字(今天主要是以文字)的方式表明(或表现)诗人的意识形态。这一积极的主体介入首先值得毫不犹豫的肯定——不管诗人的意识形态到底表现了什么,甚至宣扬与群体行为格格不入的“出世”观,也还是诗人的一种参与。         而对于一首诗的评价,更多的可能是从诗界的内部所进行的多重比较和阅读的经验及一些理论的反馈形成的综合分析。
  这样对诗的审美,它的起点已远远高于诗人参与了社会的群体行为这一层面,成为诗在比较之下,对于“好”诗的评论,有缺陷诗的批评。这一审美模式本身也毫无问题。因为它已经把作者的文字当成了艺术品的诗来对待,从而多了对诗和诗人的要求。这此要求不应当成为写作者的负担,而停滞写作,相反诗人应当积极的挑战这些要求的高度。使自己的诗成为好诗。而不是某些人所以为的一个人一个标准,乃至无标准。
  诗人要相信面对作品,读者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也要相信评论者并非对诗一无所知而妄下结论。诗人有诗人的表达,读者有读者的欣赏,论者有论者的评论,如果这样彼此分道扬镳或者南辕北辙,那就失去了诗作为人文支柱的意义——也就失去了诗。诗之所以一直长青,不止于诗人一直参与着人类的群体行为与时俱进,而在作者、读者、论者的三角关系始终不曾断裂。纵然现在诗的读者剧降,也仍然有人在读诗(或阅读);尽管批评失准,但仍然有好诗者不辞余力。
  诗人从来不是孤独的,孤独感可能源于不被理解。但为什么不被理解呢?这类诗人如果想到了这个问题(不一定要相通,相通了当然更好),他可能突然间会觉得他的周围事实上有许多的朋友或亲人。


                                2016.8.9-10     

发表于 2016-8-10 16: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从来不是孤独的,孤独感可能源于不被理解。但为什么不被理解呢?这类诗人如果想到了这个问题(不一定要相通,相通了当然更好),他可能突然间会觉得他的周围事实上有许多的朋友或亲人。


想通了的诗人,不敢说,一定是真正的诗人,但一定踏上了了走向真正诗人的路途。

点评

  作为一个读者,其实有时我也不知道怎样评价自己。但以四十多年的诗歌阅经验来作垫底,如果一首诗让我这样的读者感觉到莫明的读不懂,不清楚诗人到底要表达什么……遇到这种情况(不夸张的说)起码有50%的毛病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0 18:09
谢谢阿政来阅并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0 17:4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7: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政 发表于 2016-8-10 16:44
诗人从来不是孤独的,孤独感可能源于不被理解。但为什么不被理解呢?这类诗人如果想到了这个问题(不一定要 ...

谢谢阿政来阅并复。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政 发表于 2016-8-10 16:44
诗人从来不是孤独的,孤独感可能源于不被理解。但为什么不被理解呢?这类诗人如果想到了这个问题(不一定要 ...

  作为一个读者,其实有时我也不知道怎样评价自己。但以四十多年的诗歌阅经验来作垫底,如果一首诗让我这样的读者感觉到莫明的读不懂,不清楚诗人到底要表达什么……遇到这种情况(不夸张的说)起码有50%的毛病出在诗人的表达那里,作为读者的我自己打一下板子也有50%的毛病吧。但诗人是不应当把所有的毛病都推给读者,而把自己捧得高高的。
  我们不说妇孺皆知吧,起码诗人们之间能互通“有无”吧。美、情感、思想,这些东西如果在诗人们之间都无法顺畅的传递的话,不是表达的问题,就是这些“美”、“情感”、“思想”出了问题。有没有一首诗中在这些方面出问题的呢?肯定有。因此,诗人们总是要摆正并处理好“作者、读者、论者”这个三角关系的。如果一个诗人使这个三角成为铁三角,他一定是对诗花了实实在在的功夫。
  当今天,一个如此开放的时代,信息四通八达,一些诗人还在“闭关自守”的自以为是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发表于 2016-8-10 2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们也应当从后台走上前台,进行表演,充分展示自己。这种展现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提升。一些好的作品,总还是差那么一点火候,这就要经过严格的重新打造。求数量,不如求质量。说实在的,在一些舞会里,我也是写了相当数量的作品。这有错吗?没有。作为一种练笔,确实需要大浪的铺天盖地的练习,但大浪淘沙之后呢?那就要筛选自己的创作。选出真正的经得住岁月检阅的珍珠。大量的铺天盖地的作品,连我自己也不屑读自己的作品。如何去读别人的呢?

写得多,读的少——那么写诗仅仅是写,仅仅是在沙滩上玩一段游戏吗?不!诗歌应当是雕刻。只有深刻的东西,才可以称之为诗歌。泡沫多了,自己也就泡沫化了。诗歌应当是切入大地的一泓碧波,白浪。而不是乱哄哄热闹闹的一阵泡沫。一转眼,只剩下一摊扫不干净的积水。
发表于 2016-8-10 2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织这次诗歌大赛,我们也是在做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害怕没有人气,害怕冷落,害怕不成功。很多网站都是选择运作人气。大量的回帖,就是:你好,作品好。皇帝的新装,人人都看见来了,那就是真好。再问一句,果真那么好?好在哪里。谁也说不出所以然。而且不好的滥竽充数的作品也是铺天盖地,稍稍指出一点不足,立马找来一阵不讨好的怨恨。所以,好好好,泡沫也是金刚。

回到问题本身。这次大赛的难点,就在这里。但是,只要认识了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就会坚持下去。愚公可以移山,我们可以将好作品堆积成高山。拿来!请,拿,要!我们要有这种精神,将好作品荟萃到中国好诗歌的博览会现场。大诗界已经准备好了评委,鉴赏,仓库,展台。

难?易?是相对的。我们有一双鉴别的眼睛,好的东西,就会源源不断流入,流入我们的深谭。
桃花潭水深千尺,日积月累,朋友们留的足迹多了,大诗界,中国好诗歌,总有一日,会迎接那些飞瀑,巨浪,那些诗人的鱼群,怪兽。
发表于 2016-8-11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重在参与!

点评

重在参与,有成必出,有果必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1:29
发表于 2016-8-12 10:2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再学习……!

点评

向原原学习!远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1:3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1: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一首 发表于 2016-8-11 17:49
学习学习!

重在参与!

重在参与,有成必出,有果必采。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原 发表于 2016-8-12 10:23
学习学习再学习……!

向原原学习!远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