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8|回复: 5

[选稿] 中成诗界网刊2011-8月(总第25期)[卷首语、编后]选稿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0 0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成诗界网刊2011-8月(总第25期)[卷首语、编后]选稿帖

选稿人:山城子
发表于 2011-8-21 13: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首语


大写与特写

文/ 卢兆玉


       有一类诗是属于大写的,写意。
       有一些是属于特写的,传神。 
  对于大写意的作品,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它;对于特写类的诗,我们更注重基于细节的真情实感,和审美所能至达的高度。
  分清了这两类诗,无论对写作、阅读、批评都是有益的。如果错位了它们,则阅读与批评也会错接。
  哪一类诗是属于大写的呢?以社会(政治、经济、新闻)为题材的即时类作品,作者手筋强劲,情绪饱满,近于直抒胸襟,其形式、技巧屈从于题材与主题。这样的诗在阅读与批评时也应从大处着眼。作者的立场、观点乃至于倾向性决定了诗作的品味。评论可以忽视作者在写作时的某些方面的缺陷。
  另一类以表现个人(情感、事件、经历、思想)的诗,我们可以称为特写类作品。对这一类作品,因为题材的相对狭隘与主题的暧昧,我们要求有更高的诗的品味与表现力的呈现,而不仅仅是主题。在这些诗品中往往不是题材与主题说了算,而是诗艺在起作用。特写就是细节,细节的真实可信度愈高,处理得愈艺术,则诗的品味愈高。
  阅读或批评的视野,在这里首先介入的不是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而是诗所呈现出的整体的艺术魅力的有无。所以特写的诗,大多数应当是精细的诗。
  当诗人还在边缘处徘徊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自我的表现。表现就是艺术,这和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旨的大写的诗正好形成对应。


     11年8月10日
发表于 2011-8-21 16: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后:

语录式论诗(六则)
文/三水湾主

一  
诗是根植于传统,而在现实的土壤里所开出的花朵。
它的营养来自于现实的土壤,但它的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异。


为什么人们喜欢诗歌?因为它始终是现实与传统的结合。
通过诗,我们既看到了现在,也看到了过去,甚至很遥远的地方。
一首诗,为什么那么迷人,因为它是开在人类生命树上的花朵,而不是你摘下来的花束。


今天我写了一首诗,但这首诗决不仅仅属于今天。
正如我哭了,但我的泪囊里储蓄的是昨日的泪水,你触动了它,所以它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四、
伟大的诗篇来自个性,《诗经》为我们所提供的只是阅读的范本。
一个只有诗篇而没有作者的时代,充其量只是诗的启蒙,无论它如何经典。
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诗但是却找不到它的作者,这不是我们的骄傲。

五、编辑这本《诗经》的人,不是诗人,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和政治家。
因此,从一开始,我们的启蒙读物就受到了阉割,但至今我们还得高山止仰。
数千年了,诗的国度里,有多少真正长大的诗人。

六、
我们说屈原是伟大的,伟大的屈原不仅有《离骚》这样伟大的诗篇,还在于他开启了一个有诗人的时代。
在此后的二千多年内,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值得引以为荣的诗人。
楚辞一定不是屈原始创的,但屈原不仅以此为诗,还为我们光辉灿烂了这一形式。使其永垂不朽。
发表于 2011-8-21 16: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选稿完毕——请观云忘我审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23: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8-24 18: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忘我 发表于 2011-8-23 23:06
这期的首尾显然单薄了些。但城子兄既然选了,也就定了。

谢谢观云——通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