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11 09: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一个瞬间的觉悟。
我在阅读近几期的诗刊、诗选刊时的一个发现:即好多好多的诗,它们的标题和内容之间联系甚微,虽然辞藻各异,但总体上却极趋向于一致。这些诗,你试着把它们的标题互换一下,它们仍然是各自成立的诗——如此的可互换性,诗,只要堆积词汇和意象即可,那诗的主题、题材还有特定存在的价值吗?诗的单篇作品还有独立的意义吗?
没有个性,没有此诗区别于彼诗的真切的内容、美感、形式,在泛联想与想象的衔接下,所有的诗稿混沌为一式。而由此类推到具体的同类主题、题材的写作,更是相似得可以……我们不仅坠入了一个泛诗的时代,更是坠入了一条混浊的语言或称辞藻的河流……
我们曾批评过“唯主题论”。是的这个时代的“主题”早已死去,形式被分解,一切支离破碎……但当我们捡起这些支离破碎时,难道诗人就没有发现彼此的殊异么?要么是物质要么是精神,它们的细节呢?它们由此区别于彼的独立的构成呢?当有人把“一滴水”在通感下写成一泣沙子,把一泣沙子写成一滴水的时候,诗早已不再是直接——含蓄——朦胧,而是模糊成一片了……
或许这就是“非诗”运动的必然结果。当非去了一切的特征之后,个性也自然消失。
当然,当然,还存在着像山城子老师这样专致于生活“琐事”的诗,还有着天荒式固执的黑水河系列的咏物诗,还有众多的不同的诗……但他们确实只是弱弱的存在了……且个性越来越模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