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3|回复: 0

品读天荒一隅的时代的《呼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8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读天荒一隅的时代的《呼唤》
作者:山城子

呼唤
& 天荒一隅

芦苇不会飞翔。到了春天,白桦林飞起来
却像湖滨的天鹅。春风正在用它的长袖
抚摸湖面。荷叶漂浮,花箭斜指长空
塔头墩子上,三楞草飘逸的长发充满时尚感
哈什蚂跳出草丛,迎接南方第一批来客
它的梦幻,是与天鹅结缘,并不介意
鹅的颜色洁白或黑暗。云端,鸣啭的
声波互不干涉。极易被湿地熟悉的空气分辨
“只要飞翔,所有的水禽在这儿都有豁免权”
——东北亚,用诗歌呼唤经典

2013-4-6 7:35:19

品读:

最喜欢品读轰响着时代动静的作品,而不愿意看那些看不出时代背景的远离现实社会的东西。天荒一隅昨天写的《呼唤》属于前者,我从网络移到我的电脑,一遍遍地读,读得很共鸣。
一花知春。欲写腾飞过程中的中国,不必九百六十万平方地概括,更不必那些千百次使用过的已经近似口号的阳光雨露的笼统的比喻,只取一地一景,足可以载情载志了。这《呼唤》,正是这样情形的一首上品。保护湿地,发展生态经济,是中国腾飞中的一羽。笔者从电视节目上看过黑龙江境内的关于恢复和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事业的专题介绍,天荒一隅在家乡的土地上,目睹了这样的发展现状,寄情于美好的未来,为中国梦——伟大的复兴事业而“呼唤”,汇个人的爱国情怀于蓬勃发展的大潮之中,所体现的正是当下中国诗人应当将其肩起的神圣责任。
诗人毕竟是诗人。诗人的抒情言志,靠的是语言艺术,而只有那些职业的形式宣传者,才使用标语口号,或类广告的文字。天荒一隅的语言艺术,是要东北普通话插上翅膀飞翔起来,恰如一鹤排云上碧霄。具体到这首诗的“翅膀”,则是比拟手法的娴熟运用,和一些积极修辞的配合。
诚然,比拟手法的运用,就是系列拟物格和拟人格的连续行走。芦苇的不会飞翔、白桦林飞起来,这是拟物;接下来春风的长袖、花箭的斜指、三楞草的充满时尚感、哈什蚂的迎接、结缘、不介意、互不干涉、分辨、呼唤等九处都是拟人格的运用。之外,还有“像湖滨的天鹅”的明喻,“所有的水禽在这儿都有豁免权”和“用诗歌呼唤经典”的借喻。仅十行诗,则有十四次没有斧痕的积极修辞。这样的语言行走,如何不艺术起来不诗性起来呢!而越是艺术起来诗性起来,其所寄情怀就越能感染读者,从而越是能够彰显诗歌的社会效益。
2013-4-7于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